晶振行業的發展也有數十年的歷史了,從最開始的貼牌和貿易,到如今的國產品牌,可謂艱辛又有收獲。由于中國經濟的騰飛以及需求的擴大,無論是國內的晶振廠家還是晶振需求,都有了巨大的變化。可以說國內晶振廠家的發展與壯大,是和國家經濟分不開的。不過這也造成了國內晶振行業競爭劇烈的現狀,有些晶振廠家則開始埋頭做出口業務。但對于做國內市場的晶振廠家來說,挑戰也不小。
那么晶振廠家如何才能在國內市場上取得有利的地位呢?首先我們需要看到的是,晶振也分為許多種。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鐘,一種是技術相當成熟的可以廣泛應用的晶振,一種是正在開發的或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晶振。對于晶振廠家來說,要在價格上保持競爭力,一方面要加大對新技術的投入,另一個方面就是不能放棄成熟的晶振生產。因為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,已經使得晶振具有了日用品的性質。
晶振廠家還需要在生產商提高生產效率,主要就是提高自動化率和提高工廠工人的勞動率。因為晶振還做不到完全的自動化,所以在自動化的基礎上還需要提高勞動率。許多晶振廠家都把目光放在提高自動化率上,但其實由于國內經濟的發展,人才也顯得更為重要了。前一段時間有消息稱,日本由企業將機器人“辭退”了,就是因為機器維護成本過高,而且做不到人力的那種靈活性。作為晶振廠家需要的是兩條腿走路。
晶振廠家在選擇好了發展方向,又能保證勞動生產率,那么晶振的質量、數量都會有保證,那么價格自然就降低了。在市場上,晶振廠家也會更有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