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日本機器人工業會會長、川崎重工業董事橋本康彥在一次會議上表示,2018年日本工業機器人的訂單達到了1萬億日元(約 100億美元),并預計2019年還會快速發展。這也充分說明了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,是很符合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的。就晶振行業而言,其實也面臨著一個問題,那就是晶振廠家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。
在過去的十多年發展中,很多晶振廠家都比較依賴人工生產。人工生產不僅成本高,產量和質量也很難保證工業化的大規模需求。隨著行業的發展,許多晶振廠家也開始了自動化的進程。就科琪科技而言,經過幾次大的變革,在晶振生產上可以達到80%的自動化率,相比以前的生產效率提高了好幾個層級。
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,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,未來生產也會向著智能化發展。晶振行業和晶振廠家也不會例外。晶振廠家的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,智能化還能再進一步解放生產力。晶振作為電子產品的重要零部件,其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,自然也會降低電子產品的價格,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也是好事。
雖然當前國內晶振行業發展得已經比較成熟了,但未來隨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升級,晶振廠家還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競爭機會。就像機器人一樣,雖然我們發展很慢,但行業從快速發展到升級換代,其中也有很多彎道超車的機會。晶振廠家就是要把握這樣的機會。
編輯:科琪科技